时光飞逝,我和妹妹十四岁了。
边疆烽烟再起,父亲要领兵出征。
巨大的舆图前,气氛凝重。父亲的目光在我和地图之间逡巡,带着征询。
我知道,他想让我随军。
我其实也想去——演武场的木枪终究不是真刀真枪,沙盘上的胜负也不是真正的战场。
可瑶儿…她单薄的身影就坐在旁边,安静地绣着一方丝帕,那羸弱的肩,仿佛一阵稍大的风就能吹倒。
“父亲,我…”留下二字堵在喉咙,沉甸甸的。
我走了,瑶儿怎么办?那吃人的东宫,那些虎视眈眈的眼睛…
“阿姐,”瑶儿放下针线,“你去吧。”
她抬起头看着我,说:“不是说要保护我吗?不去战场上真刀真枪地历练,怎么保护我呢?”
我鼻子突然有点发酸,这丫头,什么时候学会看穿我的心思了?
随后她又转向父亲,“我不是累赘。”
我和父亲都怔住了。
瑶儿轻轻笑了:“我只是身子弱些,不是傻。府里有忠仆,还有未来太子妃这个身份,没人敢轻易动我。宫里那位…”她顿了顿,意味深长的望着父亲,“他比谁都怕我出事,我若真死了,父亲您…”
父亲听完这些话,眼中满是震惊:“瑶儿!你…你何时…”
“何时看明白的?”瑶儿轻轻接口,“很久了,每次进宫,陛下看我时,眼底深处藏着忌惮。贵妃娘娘对我笑,可那笑不达眼底。太子…尚可,但心思浅薄,全凭他母妃拿捏。”
她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这些年,阿姐和父亲护着我,不让我沾染这些,瑶儿都懂。只是这次,阿姐的机会难得,不该为我所绊。”
我心头巨震,看着眼前这个从小需要我小心翼翼呵护、喂药、挡风的妹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她单薄的身体里,藏着一颗怎样剔透又坚韧的心。
那些我以为瞒得滴水不漏的忧虑和筹谋,在她眼中或许早已纤毫毕现。她只是不说,不忍为我们再添烦忧。
父亲更是动容,眼眶微微泛红。他大步走到瑶儿面前,轻轻抚过她的头顶,哽咽道:“好孩子…是爹没用…”
“不,”瑶儿摇头,看着我和父亲的眼神,带着全然的信任,“我有阿姐和父亲,有你们这样好的家人,我觉得很幸福。”
她又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母亲…当年走得蹊跷。爹,您早就查到了,是不是?”
这句话如同惊雷,炸得书房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