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雄鹰战歌
书架
书页 | 目录
加书签

第18章
2609字

鲜红的太阳,冲破夜里的云围,照耀着金钟倒挂和飞鹰岭的顶峰。茂密的松林,经过严冬霜雪的折磨之后,显得更加挺拔,更加青翠了。金钟倒挂顶峰上那棵高大的古松,蟠龙山人一直把它当作繁荣、坚强的象征,象要刺破天空一样,迎着朝阳,一丝不动地”立在那里。按节令刚交五九,可是春天的气息已经透进这个山村,每一条山沟里,每一个阳坡上,甚至连被敌人烧毁了的墙院之间,都焕发着新的生机。

但是,这只是蟠龙山大惨案之后的第四天啊!蟠龙山的人们,仍然浸沉在沉痛、愤怒之中。他们和县委书记钟云、县长梁仲则,以及七八个县区干部一起,对死难的人们进行调查、登记和安葬的工作。人数已经调查清楚,被敌人杀害了一千二百三十口人。这个数字,让人听了毛发倒竖,激起人们永远填不平的深仇大恨,坚定着人们不杀尽敌人不罢休的钢铁一般的决心。活着的人们,碰到很多困难,可以过些日子再去解决,这一千多个亲人们的尸体,必须尽快地、妥善地进行埋葬。怎样埋葬,蟠龙山人是有争论的,有人主张分葬,有人主张合葬,争来争去,争不出个结果。后来,大伙都赞成钟云提出的办法,分别男、女、老、幼,合葬四座大坟。

阳光洒到金钟倒挂的时候,安葬工作就开始了。钟云亲自为死难者的坟墓破土,这个墓地,选在南山沟最肥沃、最平坦的“十八亩”,在这里挖四个大坟坑。附近各庄派来了一百多人参加挖墓穴、筑坟台的工作。没用多少时候,四个坟坑挖好了,一千多个不屈的骨什,用各庄捐献的芦席包好,一个个地顺序放进坟坑里,随后用土掩埋起来,四座大坟修完,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

祭奠仪式还没开始,出乎所有人的意外,程营长带着一个连队,跑步朝着新坟开过来。蟠龙山的人们站在坟前山坡上,望着程营长,望着部队,埋葬亲人没有流下的眼泪,现在流了下来。三江站在人群里,他是五奶奶和一个卫生员搀扶来的。他看见部队来到切近,一下子把手甩开五奶奶和卫生员要迎上去。但是刚一抬腿就差点儿倒下,勤五奶奶一把拉住了他。“三江,你可不能任性,蟠龙山的人们都眼巴巴看着你哪!”

三江好像没听到五奶奶的话,他从来没把个人看得那么了不起。他自己既然走不了,就叫五奶奶搀扶着走过去。程营长,那个身材虽然不高,却十分精明强干的人走了过来。他平常是喜欢说话而且挺有风趣的,可是今天特别严肃,看见三江,没有说话,只是扬了扬手,就带领队伍站到四座新坟的前头。

坟前已经集中了八百多人,除了蟠龙山的人们和程营长带来的队伍以外,还有县、区的负责人,邻县邻区的代表,附近各庄的干部、民工,和住在蟠龙山的工作人员。

祭奠仪式开始啦,人们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没有垂头丧气,胸里烧着一腔怒火,眼里迸发着复仇的烈焰,静静地听着钟云的讲话。

钟云站在坟前的土台上,用冷静尖利的语言,鞭打着敌人的罪行;用深挚恳切的语言,颂扬着蟠龙山人们不屈的斗争;用坚定刚毅的语言,鼓舞着人们用行动去讨还血债。他的活,在蟠龙山人们的心里,注入了一股暖流,增加了无穷的力量。

三江望着葬埋了自己的母亲的坟墓,葬埋了一千二百三十个亲人的坟墓,听着钟云的斩钉截铁一般的讲话。钟云不是说嘛:“我们要报仇,要彻底、全部地消灭所有侵略者,只要在我们的国土上还有一个敌人,斗争就不能结束。”是啊,三江眼前再次展现了一个广阔的革命境界,应该从这个广阔的境界里,去追寻无限的前景。正当他回味钟云的讲话的时候,程营长站在部队面前,在发布命令了。

“同志们,举起你们手里的枪,向蟠龙山死难的父老宣誓!”程营长转过身去,向着四座大坟,举起他的右手,用最宏亮的声音高呼:“死难的父老们,我们向你们宣誓!”体战士以震撼山谷的雄壮声音,喊出同样的誓言。

“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我们是革命的战士,为了报仇,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为了革命,我们誓死战斗到底,永不退却,坚决把所有的敌人,彻底消灭!”

程营长和战士们的誓言,使每一个参加葬礼的人,心弦激动起来,在静肃、深沉的湖水里,激起了奔腾的巨浪。

部队宣誓刚刚结束,大山就从人群里跑出来,跑到程营长的跟前,抱住他的腰,眼睛里闪烁着幼稚的但是坚定的光芒,说道:“我要报仇,我要参军……”程营长拉着大山的手,望着他那含着泪珠、咄咄逼人的眼睛,安慰地说道:“好,欢迎你参军。是不是等善后工作料理完了之后再来?”

“不,现在就跟你走!”

大山的行动,引起很多人的共鸣。青年们一拥上去,都向程营长提出参军的要求。

“都收下!”程营长满口答应。“你们想没想过,青壮年都当了兵,地里的活计,抗日的勤务,就让勤五奶奶、祥四奶奶去干吗?”

旁边的几个老爷爷、老奶奶带着恳求的口吻说道:“让他们去吧,程营长,别伤了他们的心。庄里的工作我们包啦!”

刘艾庄的代表也说:“农忙的时候,我们把报国队拉过来,保证不荒一垄地。”

五河站在程营长面前,拉住潘长兴,理直气壮地说道:“长兴,你不能走!“大伙听了五河的话都愣住了,心想,五河是个钢筋铁骨的人,应该头一分报名参军,不但自己不去,为什么反倒拉别人后腿呢?就连最了解五河的三江,也有点莫明其妙起来。

这些青壮年参军的事,很难一下子定下来。钟云说道:“先别忙,明天作个全面安排。”

这么一说,大家的心情才平缓。

晚上,钟云和三江住在一起。

钟云在小煤油灯下看蟠龙山的伤亡调查表。三江拄着一个半截拐棍在地下来回地走,有时候停下来,扶住炕沿练习深弯腰。他感觉身体好多了,所以决定马上开始工作。但是惨案之后,该作的工作太多了,从那儿作起呢?当他考虑工作的时候,头就隐隐地疼起来,手里的拐棍也忘掉了。身不由己,一下子栽到炕沿上。

“三江,你该睡了。”钟云继续看材料,头也没回过来。

“睡觉?不!我从现在起就开始工作。”

钟云这才放下材料,转过身来,看到三江的眼角上浮起几条多少带些阴郁的皱纹。

“别着急,方才你摔倒了吧?说明你还不能工作,伤还没好。可是,要乐观一些,一个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困难面前,都应该是最乐观的,这样才有勇气去战胜困难。”

“对!”三江一面拄着拐棍走着一面说道;“现在我就碰到一个困难。白天,你讲的多好啊,你提到的那些工作我们都应该作好,可是事情是千头万绪,从那儿作起呢?”

钟云站了起来,扶着三江坐在他刚才坐过的小凳子上。“是啊,但是这不是困难。你可以跟大伙商量一下,跟干部们商量一下,跟老人们、青年们、妇女们商量一下,看他们想些什么,有什么要求,有什么主意,了解了大家的思想和要求,工作就好作了。你说是不是?”钟云说着大笑了起来。三江受了钟云的感染,那几条阴郁的皱纹展平了。

“对,我就去找他们。”

【推荐阅读】 一个死相凄惨的千年女尸,被考古人员挖出后,仍然冤魂未散。当天晚上便将考古实习生刘云送到了唐朝...... 点击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