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那个被穿越女嘲讽的闺秀
书架
书页 | 目录
加书签

02
1183字

十四岁上元节刚过,长公主府遍邀京中贵女赏梅。

梅香清冽,笑语喧阗。我正与几位相熟的闺秀立于亭中,细品新贡的雪顶含翠。

忽闻不远处“噗通”一声巨响,紧接着便是侍女们变了调的惊呼:“来人啊!王小姐落水了!”

落水的正是礼部侍郎王大人家的幺女王书仪,人被捞上来时已冻得唇色青紫,昏迷不醒,侍郎府一阵人仰马翻。

谁也没想到,几日后,高烧退去的王书仪再出现在人前时,竟似脱胎换骨,性情大变。

起初是在一些小聚上,她不再低眉顺眼地附和大家闺阁绣花的闲话,而是忽然引吭高歌,吟诵些闻所未闻却磅礴大气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又或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惊得满座鸦雀无声。

继而高谈阔论什么“男女平等”、“女子亦当有选择之权”,言语间对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嗤之以鼻。

闺秀们面面相觑,纷纷寻了借口远离她,私底下议论纷纷,莫不是落水时撞了邪祟,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上了身?

王家夫妇急得焦头烂额,重金请来了京畿一带极负盛名、据说有宿慧通灵之能的印亦大师。

大师在王书仪房中静坐半日,出来后只对忧心忡忡的王侍郎合十道:“阿弥陀佛,令嫒此劫已过,得天眷顾,灵台大开,所获知见非凡俗可解,乃祥瑞之兆。”

此言一出,质疑声被生生压了下去。

更有人从王书仪偶尔泄露的、诸如“生水需煮沸再饮”、“瓜果可嫁接”等新奇话语中嗅到商机,竟真赚得盆满钵满。

一时间,“得天授”的王家千金声名鹊起,风头无两。

再次相逢,是在平阳长公主精心筹办的牡丹宴上。满园魏紫姚黄开得泼泼洒洒,正是争奇斗艳的好时节。

我的未婚夫端王萧承璟,恰来探望皇姑母,亦被长公主留下赏花。

他一身玄色锦袍,金冠束发,面容俊美,身姿挺拔,甫一出现便引得满园闺秀粉面含春,目光流连。

他敷衍地与我见了礼,目光便越过我,径直落在我身后不远处那个被几位夫人好奇围住的、穿着鹅黄衫子、神采飞扬的身影上。

“哦?这位便是那位‘得天授’的王小姐?”萧承璟唇角勾起一抹兴味的笑,大步走了过去。

我如同一个多余的道具,沉默地跟在他身后几步之遥。

“殿下谬赞。”王书仪盈盈一礼,姿态随意,全无闺秀的拘谨,一双眼睛大胆地直视着萧承璟,亮得惊人,“不过是些微末见识,不及殿下龙章凤姿。”

“微末见识?”萧承璟挑眉,随手捻起一朵娇艳的魏紫,“本王听闻王小姐对花木之道亦有高论?这牡丹,除却观赏,可还有他用?”

王书仪巧笑倩兮,侃侃而谈:“殿下明鉴。牡丹根皮可入药,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花瓣可制胭脂香露,花籽可榨油……”

她语速轻快,夹杂着些“提取物”、“活性成分”等古怪词汇,听得周围人云里雾里,却让萧承璟眼中的兴味愈发浓厚。

他们旁若无人地交谈,从花木说到星象,又从星象扯到边疆地理。

王书仪妙语连珠,时而言辞犀利大胆,时而眼波流转,带着少女的娇憨与毫不掩饰的爱慕。

萧承璟则含笑倾听,目光胶着在她身上,那份专注与欣赏,从未给予过我这个名义上的未婚妻半分。

【推荐阅读】幽幽深宫,醒来一梦似千年,重生于下堂妃身躯中的她,将如何手刃仇人? 点击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