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跨国界网恋
书架
书页 | 目录
加书签

第007章:隔江人在雨声中 …
3628字

  箫凡再见到飘零是在三天之后的晚上。箫凡记得,那天是周一。


早上箫凡一上班就接到胖主管的通知:“假日桃园”的配套工程——王子山高尔夫俱乐部马上就要开业了,届时会有一些名流政要亲临剪彩助兴。这次活动的宣传推广和现场布置所有关于平面的东西都由箫凡他们这个组负责。


假日桃园是万桃园旗下的一个较大型的楼盘,王子山高尔夫俱乐部又是万桃园兴建的第一个高尔夫工程,老板格外重视。所以靓总监决定今天带箫凡这个设计组的全部成员和策划部负责这个项目的同事一起去现场参观一下,好让各位同事对自己即将要做的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箫凡的老板姓黄,90年代初还是个小包工头。90年他通过明里投标、暗通关系的方法投到了国营山河房地产公司“山河花园”的全部土建工程,条件就是带资入场,工程完工后才付款。黄老板仗着他80年代做包工头赚到的雄厚资金与银行的人脉关系,不到一年,就将那一栋栋别墅、一幢幢洋房保质保量地建了起来。待黄老板去找山河公司结帐时,发现山河公司的几位高层因贪污、挪用公款,锒铛入狱了,此时的山河公司早已资不抵债、名存实亡。经过政府裁决,只有将建好的房子给黄老板抵债。黄老板趁机联合几名股东,将山河公司低价收购,将一家国营企业变成了私营公司。


90年代初,这个城市的房地产业异常低迷,加上山河花园又在距离市区几十公里的远郊,当时连条象样的路都没有。这个占地数千亩的大型楼盘象一个烫手的山芋,真有点让黄老板无所适从了。后来他找到当时还是新华社的一个小记者、现在成了著名策划大师的刘钢,刘钢给他支了两招,便把一盘死棋生生给走活了。


一是在楼盘中广种桃树,对外宣称有10000棵,将山河花园更名为“万桃园”。并打出一条广告语:“选择万桃园,幸福万万年”。开盘那天,几千树桃花同时绽放,姹紫嫣红,飘香喷彩,蝶舞蜂狂,给来看楼的市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后来随着“选择万桃园,幸福万万年”这句广告语的不断重复,万桃园在这座城市基本做到家喻户晓了。


二是打教育牌。当时这座城市还没有一间象样的贵族学校,黄老板就联合清华大学等名校,筹办了一所“万桃园IB国际学校”。全寄宿制,入学时需交一大笔教育基金。反正这个城市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招生广告一打出,王孙贵胄疯拥而至,一时人满为患,顿时募得资金上亿元。黄老板又将这些资金投到楼盘开发上,教育带旺楼盘,楼盘又促进教育,真真正正做到了“双赢”。


第一炮打响后,黄老板以后的事业顺水顺风,一发不可挡也。特别是去年在香港上市后,事业更是到达了巅峰。大大小小100多个“万桃园”如雨后春笋,迅速遍布祖国各地。不仅仅是一线、二线城市,触角连三级城市都有涉及。


“假日桃园”是万桃园在这个城市周边的三个超大型楼盘之一。


万桃园一向奉行楼盘未动、配套先行的策略,房子还没有建好,一座五星级的酒店、一座以岭南民俗为主题的仿古公园、一座高尔夫俱乐部就已初具规模了。箫凡他们这个组就是负责除了楼盘销售之外其它所有配套设施的推广设计的。这次外出属于一半工作、一半休闲,所以精明的靓总监把时间选在周未。箫凡每周只有一天休息,每逢有这样的活动,靓总监还要把这一天拿来充公。


从假日桃园回来,已是周一的下午了。


假日桃园在北,万桃园在南。车正好经过箫凡住的地方。箫凡就在中途下车,回到家美美地睡了一觉。


待箫凡睡来时,天已经大黑了。


箫凡打了个电话让楼下的快餐店送来了一个香菇牛肉饭,吃完后,呆呆地坐在沙发上,不知道做点什么好。


箫凡打开电脑,从数码相机中取出在假日桃园照的相片,把几张装模作样挥杆击球的和几张同漂亮球童的合影贴到了自己的BLOG上。箫凡有位在大学教书的朋友说过:BLOG就是一种现代化的档案袋,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展示的平台。箫凡在“搜狐”上开这个BLOG,也主要是为了把平时的一些东西集中在一起,方便以后查找。另外也想通过BLOG告诉故乡的那些文朋诗友及以前漫画界的一些朋友:在这座城市里,箫凡还活着,而且活得还算滋润。


其实箫凡根本就不会打高尔夫,也没有心思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他认为这不过是富人们的游戏,自己除了别人请客,根本不可能去花上几万、几十万去主动消费的。然而由于工作关系,箫凡又时不时接触到这些。在那绿色的草地上跑跑跳跳,箫凡甚至认为并不比在江边同街坊邻里打几盘羽毛球舒服多少。在这个物质还算丰盛的社会里,人们都不会为衣食二字发愁,人拼到最后,就是拼点虚幻的心理感受。


箫凡的QQ里,几个熟悉的网友头像都是灰色的,“在水一方”晚上也时不时会上线的,但今晚她的头像也是灰的。箫凡便打开QQ游戏,同一个叫“逢人让帅”的人下起了中国象棋。象棋对弈中,将帅被擒就算输棋,有人让车、有人让马,还没听说有人让帅的。箫凡以为他的棋艺不咋的,下着下着才知道他是个非常难缠的对手,箫凡绞尽脑汁也难突破城防一步,正处于胶着状态,系统突然提示:“飘零上线了”。箫凡一个激棱,走了一个大露招,让对方生擒了一匹战马,形势顿时逆转直下,箫凡只好推枰认负。


Fangao:你好!


飘零:早上好!不,晚上好!


Fangao:有时间聊聊了吗?


飘零:鲁迅说过: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Fangao:但今晚有个条件,都要说人话,不准再“卖酸菜”了。


飘零:诗词有时会让人的心灵纯净。


Fangao:有个名人说:诗,就是美丽的废话。现在的人哪有时间说废话。今晚我们聊点实在的吧?


飘零:呵呵,你真幽默!在网络上找“实在”。


Fangao: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坐在电脑旁的人却都是实在的。


飘零:但坐在电脑旁的人可以说真话,也可以说假话。


Fangao:是的,网络就是一个张扬个性的地方,人们可以不负责地在网络上肆意胡侃。但只要你用心听,假话也能听出真的成分来。


飘零:现在新闻里时不时有“网络犯罪”的报道。有人说网络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大的“淫媒”。


Fangao:呵呵,其实网络就是一个全新的交流工具,它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看你怎么运用它。就象一把菜刀,可以切菜,也可以杀人,但你总不能因此而不用菜刀吧?


飘零:是的,人与人之间可以“零距离”,甚至“负距离”,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不是那么容易拉近的。


Fangao:哈哈,先把人拉近再说吧?“心”的事还是以后再谈。


飘零:晕。你是好人还是坏人我都不知道,就跟你谈“心”?


Fangao:网络就是这个世界的折射。世上还是好人多坏人少的。


飘零:是呀。坏人你没碰上就是“零”,碰上就是100了。


Fangao:当然。还是小心为妙,到时上当就迟了。


飘零:呵呵。


Fangao:你有“头”吗?


飘零:没头我还能跟你说话?


Fangao:摄像头?


飘零:想看我吗?


Fangao:嗯。


飘零:有。但好长时间没用,还不知放哪了,我找找。


Fangao:好的。


箫凡前不久也装了个摄像头,为的是让还在内地读书的他那对双胞胎女儿能够时不时看看他。


等了一会儿,飘零便发来了“视频”的邀请。箫凡点了“接受”之后,一个长发飘飘的女孩立马出现在箫凡的视野中。她穿着一件短袖、无领的白色T恤,长长的脸型,高高的鼻梁,刘海齐眉,端庄大方,谈不上漂亮,但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虽然她对着箫凡微笑,箫凡还是感觉到她的眉宇间结着淡淡的哀怨。


她身后一排书柜,书柜上摆满了书籍、资料和一些小摆设,其中一个稍大点的方格里,真的放着一幅梵高的《向日葵》。


箫凡看了一下挂历,那天是3月12号,农历才正月二十三。身处亚热带的他穿着一件外套一件羊毛衫还觉得凉嗖嗖的,奇怪的是,对方却只穿一件短袖T恤。


Fangao:你在哪?


飘零:你呢?


Fangao:我在广州呀。


飘零:我也是。


Fangao:哄鬼。广州有穿得这么凉快的吗?


飘零:嘻嘻,见到你热血沸腾嘛。


箫凡在脑海里认真搜索了一下,觉得中国除了海南再也找不到这么热的地方。联想到她的“个人资料”中写——省份:天涯,城市:海角,箫凡就说:“我猜你应该是在三亚”。飘零一声“呵呵”,箫凡就当她默认了。


Fangao:你身上的T恤要不要五块钱一件,不会是街边发的广告衫吧?


飘零:唉——这就是视频效应。视频因为象素太低,把细节都省略了,人省略了细节会变得更年轻漂亮,而物品省略了细节就变得低贱了。


飘零便把摄像头移近到身上,箫凡才看清,这件T恤是丝质面料的。领口、袖口和都用浅色丝线绣着很古典的行云图案,左胸前绣着一朵花,箫凡没太看清楚,不知是桃花还是腊梅。


飘零:北京路有个新大新你知道不?


Fangao:知道。但具体位置不是很清楚,我不太喜欢逛商场,来广州10年了,一次都没去过那里。


飘零:就是在北京路与中山五路交界的地方。这件T恤就是我前年回去在那里发现的,当时只是觉得挺特别的,就把它买了下来。


Fangao:呵呵,我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呀。


飘零:时间不早了,我还个应酬,先下了。你也早点睡吧?


箫凡一看时间,已经是深夜2点了!


深夜2点还有个应酬,不是作那一行的又会是什么呢?随着日益高涨的旅游热潮,三亚早已是繁荣娼盛了。凭她对广州的熟悉程度,箫凡想:她会不会老家是广州人,后来去了三亚,并从事着某种特殊的职业呢?但看她的谈吐气质,却很难把她与风尘女子联系起来。第二天一整天,箫凡满脑子都是那个一袭白衣、长发飘飘的影像在晃来晃去,眉宇间结着淡淡的哀怨,神神秘秘的,飘忽不定,挥之不去……

【推荐阅读】 一个死相凄惨的千年女尸,被考古人员挖出后,仍然冤魂未散。当天晚上便将考古实习生刘云送到了唐朝...... 点击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