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几天,萧宇就按着苏芸的安排,早上用逆呼吸法跑到树林,经过这几天的训练,他跑完这路一次比一次轻松,而跑完步后站桩也越站越久。
萧宇的站桩结束就是站到他晕倒,这也是磨练自己心灵的一种,但是更多的是想减轻自己心里的痛楚。
每次萧宇醒来的时候,太阳就差不多下山了,而这段时间,他就回到老人家里,站桩给他们看,然后老人再一一给他纠正。
在这几天中,因为这学武中有些东西是必须要问的,所以萧宇说的话也多了很多,不过只限于学武中不懂的,其他的还是沉默着。
老人在这几天也去看过一两次萧宇,见到萧宇这样自虐性站桩,只是在远处看看,也没阻止萧宇那么做。
就是第六天的时候,萧宇站桩就能一直坚持到了傍晚而没晕倒了,而现在他的站桩的意境也差不多合格了,但还没真正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那种地步而已。
这气的问题说简单也行,说不简单也行。当身体素质、悟性好和精神够坚韧的话就很快能达到这感气阶段,否则迟的话,一年或几年的,甚至一辈子也可能感受不到这气。
内家可能感不到气,那就练不下去。在内家,气与力合,以气壮气,以力导气。气都感不到,力从何来。正所谓:意为统帅气先锋,气到力到劲乃冲。
相辅相成聚相合,再勇孤掌亦难鸣。
不过这是内家的,外家的也有一种让条件不够的人感受到气,那就是由外家及内家,不过这方法也是非常的困难,这只是让感气无望的人的一条长征路而已。
当你走完这长征,也就是外家练到了颠峰,就会由外家转为内家。
萧宇的身体素质只能说是一般,但他的悟性好,而且经过了这一次的打击,内心的痛苦让他的精神也变得异常坚韧。
有了正确的感气方法,萧宇站桩时也觉得小腹也就是丹田慢慢的有一股热气,用这几天就能感到气,可以说萧宇算得上是天才,但并不是绝顶,在历史上有一位高手,一天就到了感气阶段。
到了第十天,萧宇终于做苏芸的要求,运气四肢,散于皮肤。
这时,苏芸也告诉了萧宇下一步的做法,把散在皮肤的气再从四肢经脉聚合,回到丹田,这叫回气,也是后面所说的气丹聚成的重要基础。
再下来就是运气,把这股气运转一小周天。也就是气从下丹田出发,经会阴,过肛门,沿脊椎督脉通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到头顶泥丸,再由两耳颊分道而下,会至舌尖,与任脉接,沿胸腹正中下还丹田。
能运转小周天,就像你的人生中的幼儿园一样,一个学习的开端。
小周天乃提气练气,也称百日筑基。内丹术认为:人到成年,由于物欲耗损,精气已不足,必须用先天元气温煦它,使后天精气充实起来,并使之重返先天精气,这就是小周天练气化精的目的。完成这步功法,就可防病去病。
运气小周天后,再散气、聚气、运气,重复的提气练气,然后再根据各门的方法凝聚气丹。
当萧宇运气小周天之后,老人也正式收他为徒了。
“我们这一派的武术是由气道宗所传下来的,现在虽然气道宗人脉不兴,但是你一定要记得你是气道宗的传人,否则你就是欺师灭祖,就算你以后成就高于我,我也会跟你拼了这条老命。”老人很严肃的对萧宇说。
“是!”萧宇好像没看到老人的表情一样,面无表情的说了一个字。
“为师叫苏衡,现在,对我你只要知道这名字和我是你师父就行了。其他的你以后会慢慢知道的。”老人已经习惯了萧宇的冷淡,然后接着说。
“现在先跟你大概的说一下这武术的层次,按我们现代的分法,可分为六个阶段:气丹、血丹、金丹、化婴、成婴、元婴。”
气丹:就是由感觉到气,散气、聚气、运气,最后提气,凝气成丹,所以称之为气丹。能到这一步,算是进入了武学的门口。当你凝气成丹时,那就可以形成内呼吸,到了这时,就算了潜水七天七夜也不成问题,前提是你没有饿死。
《水浒传》中的浪里白条张顺至少也到了气丹这一境界,水浒中有记:浑身雪练也似一身白肉,没得钿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水里行一似一根白条,更兼一身好武艺,因此,人起他一个异名,唤做浪里白条张顺。
血丹:气成而血动,血转而聚,聚而练精,俗称精血。
古有言:营非卫不能运,卫非营不和。气为君,血为臣,血有不足,可以暂生,而气不生则立亡。故血无气而不立,气转运血,气血练精,精凝而成丹,是为血丹。
对于气血,派武术都有说,其最为典型的就是少林中的说法:人身左为血分,右为气分,血分属阴,气分属阳。血分走得慢,气分走得快,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外壮皮骨为形,内壮筋脉为象,气分功于内壮,血分功于外强。练功需要先右后左,先运动气分的血脉,使其在时间和速度上与血分配合起来,以练阴阳之精,从而成丹。
歌曰:气血运行分阴阳,膜络筋脉内中藏。
血肉皮骨力出雄,气壮血催外自强。
练到骨节灵通处,周身虎龙任畅想。
气运血动练化精,精中练精欲成丹。
金丹:化精为神,故金丹又称神丹,在了这一步已可以算得是一流高手了。
此金丹非道家中的金丹,道家中的金丹只是一些刚入武道的道士的夸大想象而已。
在道家中的金丹,有如下所说:始自下田炼精化气,先辩至真至清之精,不老不嫩之药,起火止火之景,归炉温养之功,随生随练,随练随补,久之,精尽化气,无复有生精之时。斯时也,淫根自缩,阳关自闭,虽欲纵欲而不得,基已成矣,大药可采矣。用上乘天机,打开三关金门九重铁鼓,上至昆仑,下至十二重楼,而归于中丹田,即行大周天火候温养之,伏气成胎,胎中伏气,所谓炼气化神也。十月以内,常入大定之中,胎神圆矣,不可久留于中,使形神不能超脱,又由中田迁入上田,再用炼神还虚之功,炼虚功到,炼还无一着上上乘法,然后放心大胆而出,或什大罗天上,或入极乐国中,而金丹大道始成,金仙上果始证!达到忘形地位,阳神与太虚同体,阳神无像,变化无穷。踏霞驾云,粉碎虚空,浑身飞去,谓之大觉金仙矣!
而在真正的武道中,金丹只是练精化神,远没有那什么踏霞驾云,粉碎虚空的境界。
金丹只是把精血更凝集,凝集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内视如黄金色,如称金丹。
在金丹这一层,是一个分界,就像古代从准圣到圣人的难度一样。虽然从修士到准圣的级别也是很有难度,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只要不死,那功力的增长,机遇一到,就会让他自然修到准圣阶段;但圣人不同,圣人不但要大勇气、大智慧,还要有机遇,种种条件缺一不可。
而从金丹突破到下一步也是要有大勇气、大智慧,机遇,打不倒的意志力,更要有坚韧的精神。要不你就只能在金丹上停步了。
化婴:丹破而婴成,金丹散,而元气聚,元气成婴,肉体刀棍难进。到这一步就是一个宗师,但这丹不是说破就能破的,从古到今,无数武者就卡在这一关口而寸步难进,最后郁郁而终。
这时的元气就是经过金丹后,体内提练出来的气,这些气被提炼一般都散布于全身,使身体更强横,当元气聚而成婴时,就能吸收天地之中的能量,也就是修真所说的灵气,但武术中这不叫灵气,而是横气。
以横气炼身,就如人炼横练一样,不过这种比外家的横练要快多了,到这一程度,不用一个月,身体就是变得强横元比。
成婴:元气与体合,肉身而成圣。完成这一阶段,可以称得上神了,这时候的肉体,就算现代的枪弹也难伤其半分。
成婴,这一阶段武者就会用天地间的雷电炼体,以求突破。在古时,有点武者以雷电炼体被普通人看见时,道士为了蒙骗普通人,就说是修行者要成仙时,老天降下来的考验修行者的天劫。
这个原因就是:当武术练到一定的境界的时候,就能在体内形成一个电循环,以体内的电吸引自然界的小雷电(以体内的气和电,来及引外界的空气中的电子撞击,而比体内更大的电力)来练体,练到最高境界的时候,可以引来像小说中的天劫般的雷电,可以说小说的中天劫也是因此而来。
不过这只是在古代的时候听说过,现代还没有听说谁到了这一境界。当然那些隐藏起来的我们也不知。
用雷电炼完体后,只有你悟到下一境界,才可以进一步。
元婴:人体如婴,永生不老。人体永远都好婴儿一个纯洁和生机勃勃,到这是已经没有衰老的说法,除非他被杀死和自杀,否则永存于世。这一个就是世代武者追求的极限,但天道自有公道在,到这一步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是绝对不可能的。
古代的封神之战的圣人就是元婴境界,只不过因为普通人不懂武学,就以夸张的手法写了《封神榜》。
在苏衡说到口水快要干时,终于把这武术的境界给说完了。
“练形意拳中的明劲、暗劲、化劲是属于哪一阶段?”以前萧宇也研究过武学,特别是形意拳,所以这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萧宇现在虽然去什么都很冷漠,但是对武学却异常的认真,可能这也是他以前的愿望吧,同时借此想忘掉一些人一些事,总的来说苏衡对此还是很满意的。
“那些形意拳在真正的武术家中,和普通人差不多。你见那些练形意拳的人有多厉害呢,最多就一个打十几人,属于武夫的一种。当年张三丰以武入道,并不是说他是修真什么的,而是从武夫进入真正的武术世界而已。当你聚气成丹时,外面所谓的形意宗师都不会再是你的对手。”苏衡一面不屑的说着,要是给外面的人知道苏衡这么说,肯定会暴起而骂这老头白痴。
“唉,现在你师父我也只是达到金丹,都几十年过去了,还是一无所进,希望到你和芸儿这一代能突破这一境界。”苏衡叹了口气说。
“爷爷,你现在还是这么充满活力,可能在不久后就能突破了呢。”苏芸见到她爷爷有点丧气,就安慰着说。
“我自己事自己知,你也不用安慰我,这么多年了,我也想通了,这金丹不是说突破就能突破的,要不这世界武者就横行了。”苏衡毕竟是高手,瞬间就恢复过来了。
苏芸从十五岁(不要以为练武像玄幻小说中说的,越早越好,太早练会伤身,影响以后的进程,所以在骨髓长成后练是最好的,也就是十五到二十岁开始是最好的阶段)开始练武,练了一年,才聚成气丹,资质可以说得是中上水平。
如果萧宇按现在练武的进程来看,他大概七个月就能聚成气丹了,不过那也只是说没有意外的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