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神秘的村庄
书架
书页 | 目录
加书签

第3章香消玉殒
4000字

还是香菊姐姐的问题打破了这个村子里的平静,她要嫁人了。香菊姐姐是赵李村最漂亮的姑娘,人们说她很像自己的妈妈。老人们说,香菊的妈妈是全村人最漂亮的女人。大家谁也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可是香菊是最美丽的姑娘大家谁也没有意见。香菊姐姐清纯,她美丽的大眼似乎有一股清水在眼眶里。她身材婀娜,长长的辫子耷拉到屁股上,她喜欢穿着一身绿军装,在去公社的小路上,一直是大家瞩目的对象。她在公社的广播站工作,是他的父亲为她找的工作。据说是公社革委会主任的儿子看上他了,那个公子哥在公社的拖拉机站当队长,是个很有权利的人物。那年头,一个人有了工作,吃国家粮,那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事情。香菊姐姐自然要找那样的男人。

她非常骄傲地出入赵李村,在大家眼里,她就是我们村的凤凰。她一旦嫁出去,就没有了传奇。本来,香菊已经二十二岁了,到了嫁人的年龄,可是大家依旧不希望她嫁出去。特别是哥哥,这时候才感到了危机感。他喜欢香菊,但是和赵家的矛盾让他却步。香菊要出嫁,把他彻底地打垮了。这个消息让他感到无法接受。他虽然已经一年多和香菊没有了往来,可是他还是无法平静自己的心绪。

香菊要嫁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几百年的历史上,东村人从来不和西村人通婚。西村人也从不和东村人结合。传说中曾有那么一对恋人,西村的姑娘看上了东村的小伙子。东村姑娘是小姐,东村小伙是伙计,结果被大家发现了,就把东村小伙子沉了黄河。从此以后,两个村子就结下了冤仇。如果两个村子的男女再有这种关系,马上就会遭到大家的反对。

哥哥明白这个道理,他知道香菊现在是有工作的人,自己没有工作,家里还很穷,难以和香菊有什么来往。但是埋在心里对香菊的爱让哥哥无法平静。我记得,哥哥自己在小河岸边,坐在茅草窝里,对着天空中的月儿,尽情地吹着笛子,那声音让人揪心。哥哥的笛子吹的很好,三里五村大家公认他是吹笛子的高手。他有一个很精致的笛子,据说是香菊从公社给哥哥买来的,哥哥很珍惜这个笛子。他躺在茅草窝里,留着眼泪吹了一曲又曲。那一夜,哥哥没有回家睡觉。那一夜是哥哥最难受的一夜。

老人们说,夜里不能吹笛子,吹了笛子,会把冤死的女鬼吹出来,让人不得安宁。哥哥这么一夜吹笛子,是不是也会把女鬼吹来,无法让人知道。可是人们说,那一夜,香菊也没有回家,香菊去了哪里?家里人不知道,大家心里不安定了。香菊马上就要出嫁了,不能出事的。赵家人能够攀上马主任这样的家庭,那是赵家最荣耀的事情。马主任的儿子马驹可不是好惹的,在公社大院里,那是没人惹的主。

第二天,事情就闹大了,人们发现,香菊投合自杀了。香菊为什么要投河,大家不可思议。她马上要和马驹结婚,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可是她怎么会投河自杀呢?香菊死了,留给大家一个谜。她死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在场,打捞出来的时候,发现她浑身一丝不挂,这让老赵家非常恼火。他们认定香菊是被人奸杀的。直接怀疑对象就是哥哥。

这是我放寒假的时候的事,那时候我已经回到了家里。知道了香菊死后,我非常的伤痛,觉得在没有这么漂亮的女孩。那时候,我还是梦想着和香菊说话。她说话的样子很好看。她总喜欢和我开玩笑,逗我玩。她讲故事的样子很美丽,长长的睫毛闪动着机敏的神情,笑起来洁白的脸上有两个美丽的酒窝。她有银铃般的笑声,说起的长垣话很地道。她为什么在结婚前一天死去,她为什么跳河自杀,这是我不理解的事情。可是为什么赵家人把香菊的死赖到我哥哥身上,我也是不理解。

可是惨剧还是发生了,这是我记忆中最危险的惨剧,也是那时候我们这里出现的最大的惨剧,也是我们这里出名的惨剧。东村和西村最让人难以忘记的械斗。全村人都出动了,东村人和西村人拿着家伙,铁锨和爪钩,斧头和镰刀,更可怕的还有枪支。哥哥是民兵营长,丰元是大队支书,还是复员军人,各自都有枪支,在小河两边,在那个小桥旁边,两个村子开始了最惨烈的械斗。那是最让人感到痛心的群殴事件,血流成河,双方伤亡很大,要不是来了部队镇压,几乎是无法想象的结局。哥哥就是在那场群殴中被打死的,哥哥死在丰元的枪下,哥哥死时很坦然。丰元也被大家打死了,他是被大家用镰刀杀害的。群殴把这次伤害达到历史上最惨烈的记录。

哥哥出事后,父亲回到家里,把哥哥埋葬在自己家的祖坟里,因为两个村子闹矛盾,各自不和各自一个公墓了。因为两个村子闹矛盾,从此,两个村子分开了。李村成为独立大队,赵村也成为独立大队。两个村子老死不相往来。父亲把哥哥埋藏了,就带着我们离开了这个村子。我记得很清楚,母亲几乎是崩溃了,她的眼睛已经失明,哥哥的死亡对他打击非常大。在这个地方,已经是让我们留下了很大的伤痛。

离开赵李村的那天,我们去了各家各户,和我们姓李的人家告别。父亲本来是大家认识到最好的人,出了这样的事情,让他无法面对大家。我们应该是迫不得已离开了这个村子。地质队的货车来了两辆,把我们家里的东西都装上了车子。还有哥哥留下的东西。妈妈怎么也舍不得丢下哥哥走。她去了哥哥的坟头上,临走为哥哥烧了很多纸钱。这是最后的道别了。

这是我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最难以接受的斗殴形成那个特殊年代的烙印,也是我们赵李村的耻辱。我怎么也不能接受那个事实。那是最野蛮的杀戮,是自我杀戮。在我们赵李村是无法忘记的伤痛。离开这个村子已经三十年了,离开村子,就没有回去。父母都已经离开人世,我已经到了知命之年,我的儿子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我接受了单位的安排,提前离休了。在家里确实没有事情可作,就想起家乡来。家乡究竟现在怎么样了,儿时的伙伴还好吗?我不知道真元现在在做什么。赵李村富起来没有?我记忆中的老槐树还有吗?和家乡人早已没有了信息,大家不知道我的现状,我也不知道家乡人的现状。我很想回去一趟。父母在世时,坚决不让我回到家里。可是哥哥自己在家里,已经没有人为他上坟,也一定没有人为他送纸钱。我还是很想念哥哥的。赵李村还是两个村吗?我强烈的欲望驱使我要回到老家。妻子反对我回去,她是一个社区的支部书记,平时很忙,没有时间陪我去老家。我的注意已决,决定去我们村里看看,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能不能为村里做些什么。东村的杏树还有没有?西村的古代建筑还存在吗?古色古香的建筑,家家相连接的房子,街里石板铺成的道路,是不是还有这个村貌。我不敢想象,但是梦里依旧还回想起那老屋,那大堤,那梧桐树和紫槐树。

决定的事情还是要实行的,我自己下决心要去赵李村,这是大家谁也阻挡不了的。儿子也支持我的想法,妻子无奈,不再去管我的事情,让我自己回去。

我每天都看网上关于长垣县的报道,知道那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新农村建设很得人心。那里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走到全国的前列。我不知道赵李村是否也不存在了。那条小河还有吗,那个老槐树还有吗?赵李村的灯会还有吗?还有一年一度的社戏还唱吗?

怀着这样的激情,回到了赵李村。

坐车需要三个小时,就从单位来到这个村子。村子离县城有五十华里,就在黄河防洪大堤的西边,现在的村西头还修了一条省道,村子几乎是挨着省道。一个路标显示出这是赵李村。下了公交车,就看到了村口的招牌,一个牌坊式的大招牌立即吸引住了我:“欢迎来到生态旅游第一村——赵李村。”

我看到的是一个古色古香的牌坊,上边画有赵李村的村貌,画上是一个古老村子的平面图。一旁有详细的村子介绍,说这个村子是一个文明古村,曾经出过三任尚书,五个巡抚,八个知府,十二个知县,出过二十五个进士。村子的原貌就是赵尚书修建的,已经有三百年的历史了。村里有著名的杏林,有著名的杏花酒,桃园林,糖作坊。很显然,村子里搞起了旅游项目。我不知道现在的支书是谁,但是,我在村口看到一个企业规模非常大,这个企业的名字就叫元华集团。来这里上班的年轻人很多。

看到我在这里驻足观看,马上来了一位小姑娘。这位小姑娘眉清目秀的,看上去只是十七八岁的样子,她过来打招呼:“大叔,您是老旅游的吧?我可以带您去这个村里旅游。我们这里有很多城里人见不到的东西。我们村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你可以住在我们村里,我们村的房子是老房子,里边冬暖夏凉,非常舒服。我们村是有名的八卦村,到了我们村里,你就会像是进了八卦阵,如果不是我们自己人,就难以找出出口。”看到小姑娘滔滔不绝的样子,我觉得特别好笑。我自己就是这个村子里出来的人,闭着眼睛我也能从这个村子里边摸出来。但是,她看上去也就十七八岁,我离开才村子的时候,她还没有出生。她根本不知道我是谁,更不知道我是回家来的。

三十年的离乡这里的人大部分已经不认识我了,离开这里的时候,我刚刚初中毕业,也就是十多岁的样子,现在我已经是老先生了,难怪大家不认识我,就是见了儿时的伙伴,也难以认识我这个游子是哪位。我对小姑娘说:“谢谢你的好意,我自己认识这里的路,不会迷路的。我知道这里街道的秘密,进了村子只要看街里最高的那个门楼,就知道街道的方位了。门楼三层高,是这个村子最高的建筑,门楼上那条龙,还是这个村子的核心提示。”小姑娘不知道我就是这个村的,吃惊地看着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自信的进了村子,村子外边已经是水泥路,原来的灰渣路没有了,路的两边盖起了一些商铺,看不到两边的杏林。不知道杏林还有没有,但是这些商铺确实非常的气派,似乎进了一个小乡镇。这应该是赵李新村了,这么说赵李人已经搬出了村子?我有些疑惑,自己从商业街路过,到了村口,立即看到了那可大槐树。老槐树依旧存在,可是老槐树已经被围起来了,槐树的外衣被人们用黄色的绸缎包裹起来,槐树的一边,似乎放了一个大香炉,香炉里边放了很多香火,前边还有许多贡品。老槐树依旧是枝叶茂盛,树冠更大了,黑魆魆地把整个小广场盖得严严实实的。这里已经连接到了石板路。石板路磨得很明,说明这里已经来了很多人。

在这个村子口,有一个很大的广告牌子,上边画着那些尚书和巡抚以及知府知县的画像。这个牌子是修建起来的石壁,石壁的后便,就是村子的介绍。这个村子已经被大家成为旅游村子了。村里的人并不多,看起来这个旅游搞得并不旺盛。

【推荐阅读】 一个死相凄惨的千年女尸,被考古人员挖出后,仍然冤魂未散。当天晚上便将考古实习生刘云送到了唐朝...... 点击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