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阴人
书架
书页 | 目录
加书签

第2章
1760字

“现在还早,小席,你去给我开个钟点房,我头晕的厉害,先眯一会儿,等会儿吃饭再喊我。”一下车,我妈就朝我老公指挥上了。

“妈!在车里休息一下得了呗,还专门开个钟点房干嘛?”我一看我妈指挥我老公,我就不舒服了。我老公只能我使唤,别人,哪怕亲妈都不行。

可是我妈并没有理我,下车径直去了宾馆。席知行跟着后面,无奈我和我爸也只能跟着进去。

宾馆老板娘是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妇女。递给我们一张房卡严肃说到:“不巧,今天附近出丧,这边规矩比较大,出去后不要乱看乱跑,以免冲撞了忌讳。”

我倒是不怕这些玩意儿,席知行更不用说,我公公就是从事白事生意的,这些场面他见多了。

唯有我爸,一个一米八几的大汉,情感反而细腻,忌讳这些东西。

他站在宾馆外面悄咪咪看了一眼,好在宾馆隔壁就是一家餐馆。于是说道:“我们先去吃饭,然后给你妈打包一份回来,等她睡醒咱们就立马走!”

席知行表示同意,我也没觉着什么不妥。

餐馆并不忙碌,老板看我们进来,稍稍楞了一下神,随即笑嘻嘻道:“对不住!没菜了,附近人家办事,菜都定出去了,要吃就只有面条。”

我们只是想填个肚子,炒菜面条也都无所谓,点了三碗面条堂食,又让老板下一碗打包。

只是席知行去端面条时,我看到老板跟他嘀嘀咕咕说了一堆。

等席知行端着面条回来时,我问他老板说啥了?

他说:“没什么,就是等会儿可能会遇到出丧的队伍,告诉了我一些当地的忌讳。”

果不其然,我们结账的时候,老板给了我们一人一根牙签,依旧笑嘻嘻道:“等会儿出门,拿牙签把手指戳破,直接出门,看到什么都不要回头。”

席知行二话不说,直接戳破了手指,一滴殷红的血珠冒了出来,也不擦,任由血珠缓缓滑落。

我爸估计是特忌讳,即使怕疼也轻轻扎了一下,挤了老半天,才缓缓冒出一粒芝麻大的血珠。

我急了:“就民俗而已,你们还真扎啊?”

但是他们已经走出门了,所有并没有回头,只是轻声道:“入乡随俗。”

我一跺脚,闭着眼睛咬牙拿牙签往手指扎去,一阵刺痛传来,我睁开眼。

手指上一颗很小很小的洞,我费力挤了老半天,才冒出一丝血迹。

“这也算吧!”我嘀咕道,随后跟着他们走出了餐馆。

一出门,一阵刺耳的唢呐声便传进耳朵,不知是刚好我们出门,唢呐声也正好响起。还是餐馆大门有隔音的作用。

是不用回头,因为一出门,那支队伍就在我们眼前。

为首的是俩只白头大马,纸糊的,惟妙惟肖,就连鬃毛也是拿细纸丝一道道粘上去的。

四只蹄子连着几根皮筋,串着几个小滑轮,在抬纸马的人的操控下,看起来就和在地面奔跑一般。

可奇怪的是,并没有披麻戴孝的亲属。正常来说,搁以前纸马后面是披麻戴孝的子女亲属,然后是棺材,再是参加葬礼的亲属。

现在这年代,不许土葬,子女后面应该跟着一顶纸轿子。

但眼前这场葬礼,完全不符合规矩。纸马后没有披麻戴孝的子女,反而直接跟着一顶纸轿子,而且那纸轿子是白色的。

纸马俩侧,有一男一女俩小孩子,男孩穿着绿色衣服,女孩穿着红色的衣服。正在大人的指引下在道路俩侧点小蜡烛。

这个我稍微懂一点,这叫引路灯,很多地方都有这个习俗。

但两个小孩点蜡烛的姿势,动作以及频率完全一模一样,看着就像照镜子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更恐怖的是,纸轿子后面,还抬着一口白色的棺材,棺材上还写着一个黑色大字,被人挡着,看不清楚。棺材两侧,站着白色衣服的吹唱团队,刺耳的唢呐声就是从这边发出来的。

整支队伍跟着两个孩子的点灯频率在行进,点燃一盏灯,往前一步,不会走到没有点燃蜡烛的地方。

席知行说过,棺材就是轿子,轿子就是棺材。不让土葬后,轿子就代替了棺材的作用。

但这又有棺材,又有轿子的,这也太犯忌讳了,若真如此,岂不是代表死了俩人?

而且整支队伍除了哭唱团传来的乐器声,便再也没有发出一点声响,大中午的看着阴气森森的,好不吓人。要是半夜啊,别说人了,估计鬼都能吓死。

席知行和我爸直直的往宾馆方向走,和送葬队伍是一个方向。我本跟在后面好好的,却发现席知行他们缓缓的路过了宾馆,跟着送葬队伍一起往前去了。

我放声大喊:“你们干嘛?去哪?”

但他们并没有回头,也没有停下脚步。倒是送葬队伍里一位赶白马的人,猛然回了一下头,死死盯着我看。

也不知是距离有些远还是怎么,我总觉着那人眼睛灰蒙蒙的。

我很害怕,但又不敢追上去把席知行和我爸拉回来。

我突然想到手上的伤口,抬手看去,我的伤口都快愈合了,更别提血珠了。

难道是餐馆老板骗了我们?他想让我参与到仪式中去?

【推荐阅读】 一个死相凄惨的千年女尸,被考古人员挖出后,仍然冤魂未散。当天晚上便将考古实习生刘云送到了唐朝...... 点击阅读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