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岁月留痕
书架
书页 | 目录
加书签

第5章 乡村大宅程家院
3719字

程福光在程家大院动工不久,他就准备动身返南洋,这回他返乡仅仅住了七八个月。海外有他的生意和家庭,还有筹建中的华侨子弟学校,他必须赶回去。他不能长时间滞留在乡土,现在,他已没有优游自得的休闲时间。

程福光走前,当着全家人面前,将盖屋的预算金钱,如数交给堂弟程福辉。另有一笔是程齐兴和程瑶今后的教育经费,交给堂婶母张氏。虽然程家生活宽裕,子弟能读书就要读书,不管男女。子弟不多也是程福光的心意结,张氏完全明白。

程福光手搭小他二三岁的堂弟程福辉的肩头,亲切地说:

「福辉,我们虽然今后生活无忧,但我不会叫你懒在家里不做工。男人要顶住一个家,你要继续当泥木匠,继承鸿武叔的遗志,搞好你的建筑行业。」

「哥哥!我们的建筑队,在锦溪地区已是有名气的建筑队,抗日胜利后,许多农村为战火推毁的房屋,都大事修建,工程一单赶一单,想偷个懒都偷不来。哥哥!你回来创建新祖屋程家大院,其辉煌设计在锦溪镇方圆百里农村是所无的,享尽声誉。我一定竭尽全力来维护程家大院,壮大程家家业,不辱程家列祖列宗。」

「福辉!我非常感激你,你和鸿武叔叔就是凭着双手做泥木匠,在这十多二十年里不断的壮大家业,让程家的门楣大增光彩。在北坡村我们的家道跟不上张伯强,但也比许多人强了,我回南洋后,会在经济上支持你,让程家家道继续壮大。」

「我想过二三年就给兴儿成亲,只有人口壮大,家势才能壮大。」张氏说出她的打算,这是程家的症结所在。程齐兴现在快满十五岁,十六七岁男儿结婚社会上并不少见。

「齐兴本性忠厚,但恐怕不是个读书的材料,读得几年算几年,日后叫他跟在福辉身边当泥木工。婶娘的想法我很赞成,过二三年,有门当户对的人家,就给兴儿订婚、成亲,这事由你们拿主意。」程福光略作沉吟又说,「福辉!你自己……」

「大伯爷!我们同样加紧为福辉哥物色姑娘,这事婆婆从未怠慢过。」黄氏明白程福光的意思,赶快表态。

「放心!程家大院盖起后,我们要给福辉纳妾,存根娶亲,给兴儿订亲,程家将会一件一件的相续办起喜事!」张氏喜悠悠地说。许多大事早已在她心中筹划过了。

程齐兴和程瑶坐在一起,手拉着手,静静地听长辈说话,没有问到他们谁都不敢出声。程齐兴回来后,没几天程福辉已为他在村小学办插班读四年级,程瑶读二年级,这一年来,他们兄妹一起上学放学,回到家也是在一起作功课,二人亲密无间,程福光看在眼里,乐在心中。这时,程福光望望儿子齐兴,很认真地说:

「兴儿!你长大了,平时一定要听阿婆、阿叔阿婶的话,要乖,要孝顺。阿瑶还小,你是哥哥,你处处要爱惜妹妹,保护妹妹。我们家目前没有多人,阿瑶就是你亲妹妹!」

「爸爸!兴儿记住了,我一生一世都会爱护瑶妹!」齐兴跟爸爸起誓。

「伯父!哥哥很爱惜阿瑶,阿瑶也很爱哥哥!」程瑶及时给哥哥撑台。

程瑶为齐兴哥哥护驾,并实时将手绕过哥哥腰肢,表示他们的亲热,在场家牡拇笕丝吹剑都笑在心头。

程福光又拿出一个约二寸厚薄、尺把长的精巧小木盒,对程福辉说:

「这是『程家家谱』,我爸以前带去南洋,现在带回来,要保管好,代代相传。我相信,今后程家一定会开枝散叶,子孙满堂,这本簿子会写得满满的。」

程福辉恭敬地接过小木盒,交结母亲,并郑重地说:

「哥哥!这是程家传家宝,我会好好保管,你放心!」

「程家迁入北坡村前的世系族谱在水尾村大宗。」程福光又说。

「听说,水尾村程氏大宗,今年将恢复秋祭,战争耽误了许多年,宗祠的大事,现在族中士绅正在讨论,可能各地裔孙要给大宗捐赠款。」程福辉说。

「族中事我们更是义不容辞。」

「有通知来,我们自然会尽子孙的责任。」

程福光又和福辉具体研究盖屋的平面草图,最后对福辉说:

「一切你要亲力亲为,把屋盖好,这是程家的千秋大业。凡劳心出力帮忙的村里兄弟,我们都不要亏待。张伯强那里,你们要特别小心,他一句活就可判人生死,我们要紧紧傍着张伯强这棵大树,才有好日子过。自然我们不会巴结他做对不起乡里的事,但我们绝不能和他结仇。大院盖好后,我过两年就会回来看看。」

「没有打仗,世道清平,你可以多抽时间回来!」张氏对程福光寄厚望。

程家大院的设计,在乡镇间算是一座超级院宅,锦溪镇方圆百里,绝不仅有。

程福辉是工程总指挥,他细心地把住各方面的质量和技术关口。他手下的泥木匠技术娴熟,工作配合得井井有条。伍立民、伍立德和他的儿子志勤志奋,都是程福辉的得力助手。伍立民、伍立德多年跟随程福辉共事,情同手足;伍志勤志奋兄弟,尚未满二十岁,他们跟随程福辉在外做工也已有二三年了,是好帮手。其他社会上招揽来的泥木匠师傅,是跟程福辉大师傅建程家大院,更加同心同德,一丝不苟,做到最好。工程的进度也很快。张氏对师傅们的生活,烟酒饭菜,样样都照顾得非常周到。

程家大院盖屋工程是锦溪镇周围农村盛名传开的大工程,社会上不少泥木工匠行家都闻名而来,向程福辉毛遂自荐。程福辉从而吸收了一批能工巧匠到自己的建筑队中来,不但加速程家大院盖屋工程的进度,也为程福辉领导的建筑队,大大增强了实力,为今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直忙碌了一年多,辉煌的程家大院,终于在一九四七年初秋,基本上竣工了。张氏又请张伯强出来主持程家乔迁入伙之喜,张氏再次设席宴设全村。

程家大院占地二千多平方米,庞大的吊球式建筑群。向南是牌楼大门,青硫璃瓦,屋脊中间双龙戏珠,两头彩凤昂首展翼。坤甸木大门,外加一道通花铁闸,对上是张伯强书之「财星拱照」四字,苍劲浑雄;两侧绘的是「八仙过海」、「三星拱照」彩画,人物栩栩如生。大门里分左厢房和右厢房,其设计是护院、管家、账房之住房。厢房顶采用西式钢筋水泥平顶格,有一梯直上牌楼上层平台。平台四周,镶嵌着水泥预制含花图案的齐腰栏杆。平台上设有石凳石桌和凉亭,晚上可上天台饮茶和纳凉。前面左右共四间厢房,连着后面两进大屋,成为三屋一宅之格局。

大院进大门就是前进大庭院,进第二道门才是第一进大厅,出后门再隔一个庭院,进第三道门才是第二进大厅,再出后门,就是大宅后院,高高的围墙里是个小花园,栽种着各种花卉和一些石榴、杨桃、酸梅、橘子之类的果树,靠北围墙还有花圃水池。庭院围墙四角建有厕所和洗澡房。

大院以两进大厅为主体。屋顶是中式的山脊琉璃青瓦,龙腾凤舞,前进山脊中间为大金钱造型;后进山脊中间竖一个磨盘般大的八卦造型。屋檐下绘着各种花卉、祥鸟神兽的图案,光采夺目。一派高屋建瓴、飞檐流丹的巍峨气势。

大院乃吊球式建筑,隔条走廊是左右各有相连十多间的横廊厢房。这些厢房,既可住人也可当小厅,或当伙房、粮仓、柴房、储物房。留着住人的厢房,一律配备睡床被帐;作为会客小厅或书房的厢房,一律配备高级家俬桌椅,古董摆设,文房四宝,书画刺绣,色色俱全。这一切优雅的摆设,有程福光从南洋带回,也有程福辉托人从省城买回来的。在横廊厢房外为高高的围墙围着,大宅自成一院。

前后两进大屋,上有旋子多幅组合的大厅门,正厅有柚木雕花屏风,两边是睡房。大厅摆设八仙桌、太师大椅,两旁大椅间还夹着茶几,这是中式四金格,大厅左右墙均是坤甸木柱装嵌柚木格板。前进大厅屏风对上的神龛虚着,后进神龛置程家的祖宗牌位。门窗家俬一律用柚木、花梨木,雕龙刻凤,甚为雅致。雕花磨面玻璃,含花瓷砖,吊球琉璃宫灯,这些在乡间许多人见都未见过。

程家在大兴土木建造大宅的同时,程福光又为程家购置二亩良田。程家先祖两兄弟在迁来北坡村时,为程家居所周围购置不少房产地基,但良田仅有五六亩;至程鸿武、程福辉父子当泥木匠时,前后购置、押绝的田地七八亩,程福光回来又再置田,至此程家的田地已有十多亩了。程家在北坡村,虽然是人丁少的小姓,但门面和经济生活,除张伯强外,已是数一数二的殷实大户了。

程家大院如此豪门巨室,豪华铺张,对目前程家连妇孺仅仅几个人,别人看来难免觉得不可思议。但程福光心中有个谱,他相信从他程福光福辉兄弟这一代开始,一定会令程家兴旺发达,儿孙成群,大院每个房间都会住上程家的子孙,程家将成为北坡村的大姓大户,因此,程福光花费巨款置田盖屋都在所不惜。

日寇投降后,张氏就加紧张罗程福辉再纳妾之事,程福光返乡,建学校,盖大院,纳妾之事只好暂时搁置下来。程福光回南洋去,程家大院工程还在赶工,程福辉忙得团团转,再纳妾之事也就不从提起。

辉煌夺目、美轮美奂程家大院盖起后,程福辉老拍挡伍立德父子、伍立民几个人,以及整个建筑队师傅,都有很大的满足感,好像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抗日战后,程福辉的建筑施工队,接的工程一单到一单,但都是常见的农村平房,像程家大院如此大工程,设计如此豪华复杂,程福辉还是第一次施工。大院是自家的,工程也是整体建筑施工队的样板,程家大院能够顺利竣工,程福辉绞尽了心血,大院建成了,他比谁都感到欣慰!

程家大院,金壁辉煌的建筑,莫说乡间,就是许多小市镇也绝无仅有。锦溪镇方圆百里之内,人们到处议论,啧啧称奇。南来北往的人,居于好奇心,宁可多跑点路也要绕道来瞧瞧如此气势非凡的大院。程福光这次返乡,为公为私大洒金钱,盖学校,建大屋,方圆几十里都传为佳话。就是这么一座超级村屋大院,连系着许多人的心,没几年光景,就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人间悲剧和闹剧!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正是:

钱财易得嗣难求,望断云山几度秋;

高屋建瓴多显赫,安知祸福喜还忧。(尤韵)

【推荐阅读】幽幽深宫,醒来一梦似千年,重生于下堂妃身躯中的她,将如何手刃仇人? 点击阅读

精品推荐